綠化平台與社區

一個人人受惠的創新社區項目

惠及各社區群體的創新項目

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一帶正面對交通擠迫、空氣污染及噪音等問題。而且社區缺乏戶外及綠化空間,鄰近社區的行人網絡已失去功效。綠化平台可望改善上述情況,並為社區帶來以下好處:

1. 改善空氣質素,推動社區健康生活

每日約有110,000輛汽車駛經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,令附近一帶的空氣質素極不理想,對行人、巴士乘客及附近居民的健康構成潛在風險。

綠化平台將設置空氣潔淨設施,例如空氣淨化系統等,將有助減少空氣中的污染物。建議中的巴士乘客等候室亦能避免乘客處於充滿廢氣的環境之中,保障他們的健康。

建議中的綠化公園將設有優美的步行徑,不僅方便市民往來於鄰近社區,亦帶來清新空氣及綠化環境,並能鼓勵市民多步行和多運動。

綠化平台透過綠化市區和提供遮蔭,從而調節微氣候環境,有助於減低城市熱島效應(Urban Heat Island effect)及改善戶外戶內環境舒適度。此外,綠化平台亦可以減低噪音、改善空氣質素、減輕暴雨造成水浸的情況,為附近市民帶來更健康愉快的生活。

2. 重建鄰近社區的連繫

在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一帶的市區、車路及鐵路佔用了大部份的公共空間,行人活動大受擠迫。紅磡、何文田、尖東等鄰近社區之間的行人連繫已經失去功效。

綠化平台的一體化設計,將使路面交通與行人垂直分隔,方便行人不受車輛影響往來於紅磡、何文田、尖東等各社區。此外,將來也有可能在綠化平台上設置單車徑,為連繫鄰近社區提供更大方便。

除了頂層公園的行人徑之外,綠化平台的中層將設有室內行人通道,在天氣變壞時為行人提供安全、便捷和舒適的環境。

3. 增添社區設施,提供綠化空間

綠化平台附近一公里範圍內,只有少量的康樂社區設施。綠化平台的頂層將提供面積約28,000平方米的綠化公園,會設有林木花卉、小徑水池、戶外/半戶外康樂及文化設施等,讓市民使用,以滿足社區的需要。

中層將提供大約25,000平方米室內空間,除用作行人通道之外,亦提供各種社區設施作會議、展覽及社企等各種用途,以滿足社區各社群及旅客等不同的需要。

地面層將繼續用作過海車輛收費廣場,亦將設有室內巴士乘客候車處,方便來往港九的巴士乘客。

4. 增強社區活力,支持經濟發展

現時,港鐵紅磡站上蓋及尖東一些地區,都閒置而未被充分利用,綠化平台有能力帶來催化力,為這些市區地段增添活力,使尖東現有酒店及購物娛樂設施帶來新的優勢,以及增加就業機會,為鄰近社區及整體社會帶來禆益。

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,綠化平台將可繼鐘樓、星光大道、尖沙咀海濱長廊、香港科學館及香港歷史博物館之後,成為區內一個富吸引力的獨特景點。

綠化平台除了以上的好處之外,相信亦可為社會帶來經濟效益,推動經濟發展。